-
【船营区招商】船营区召开项目谋划推进会 聚力招商引资与债券包装攻坚
船营区围绕招商引资和债券项目包装召开专题推进会,重点部署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领域的项目谋划工作。会议邀请专家团队现场指导,强调要精准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加快申报进度,强化部门协同,破解要素制约,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会议背景与核心议题 船营区此次会议聚焦2022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针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申报窗口期进行专项部署。长春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专家系统讲解了债券项目包装要点,结合船营区前期谋划的交通、教育、环保等领域项目案例,分析了申报材料规范性、收益平衡测算等关键环节。会议明确将乡村振兴、老旧小区改造、产业园区配套等方向作为包装重点,要求各单位对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最新政策要求动态调整项目库。 二、强化项目谋划的三大攻坚方向 (一)精准对接国家支持领域 会议强调,项目谋划需紧扣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券支持的“两新一重”、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船营区计划围绕松花江流域治理、冰雪旅游基础设施等特色资源包装项目,同时优先保障公共卫生、职业教育等民生补短板项目。 (二)优化跨部门协同机制 针对项目推进中的土地、资金等堵点,会议要求船营区发改局牵头建立联席审批制度,联合规划和自然资源、财政等部门提前介入可行性研究。特别提出要简化开发区工业项目用地审批流程,探索“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 (三)严控申报时效与质量 根据财政部关于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船营区明确在元旦前完成全部申报材料初审,建立“日调度、周通报”制度。区财政局将组建专班,配合项目单位完善收益自平衡方案,确保通过省级部门合规性审查。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部署 船营区将建立项目动态储备库,实行“谋划一批、申报一批、建设一批”梯度管理。区领导要求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对接省级部门,争取将船营区冷链物流基地、智慧城市等项目纳入吉林省“十四五”重大工程清单。同时强化绩效考核,对项目推进不力的单位实施约谈问责机制。 四、长效保障措施落地 船营经济开发区将设立专项产业扶持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区文旅局计划结合北大湖滑雪场配套提升工程,申报文旅融合专项债。此外,船营区还将组织发改、住建等部门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干部项目包装和投融资运作能力,为区域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2025-07-14
-
【船营区招商】吉林船营区推进智慧消防项目建设 深化招商引资合作
2023年,吉林市船营区围绕智慧消防安全领域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区政府领导带队赴辖区智慧大厦内的吉林盛世光明公司,就智慧消防项目合作进行洽谈推进。此次洽谈旨在通过政企协同构建智能消防生态体系,推动区域消防安全治理模式创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区直相关部门及街道、消防救援、公安等单位负责人参加洽谈。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与战略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信息技术迭代,传统消防管理模式面临监测预警滞后、应急响应效率不足等挑战。吉林市船营区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将智慧消防建设作为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纳入智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此次与吉林盛世光明公司洽谈的智慧消防项目,是该区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具体举措,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安全服务,既拓展了招商引资领域,也为消防工作注入科技动能,对完善城市安全防控体系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二)项目技术架构与创新应用模式。吉林盛世光明公司介绍的智慧消防项目,依托自主研发的“盛世云”系统,构建起“终端感知+平台分析+解决方案”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该体系通过部署物联网监测终端,实时采集消防设施运行状态、用火用电安全等数据,经云平台大数据分析形成风险预警信息,为消防管理提供精准决策支持。项目创新点在于整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的转变,同时打造专业化消防服务团队,为企业和社会单位提供定制化消防安全解决方案,推动消防服务从传统工程模式向“技术+服务”综合模式升级。 (三)政企协同推进项目落地的保障措施。吉林市船营区政府在洽谈中明确了项目推进的工作机制,要求各相关部门强化责任落实,形成工作合力。区商务局负责做好项目对接服务,协助企业办理相关手续;区应急局牵头制定项目实施配套政策,统筹消防安全数据资源整合;大东街道提供属地保障,协调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场地、后勤等问题;消防救援大队和公安分局则从专业角度指导项目技术标准与实际应用的衔接。区政府强调,要以此次洽谈为契机,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加快项目可行性论证和合作协议拟定,确保项目早日签约落地并发挥效益,为吉林市船营区乃至全市智慧消防建设积累经验。
2025-07-04
-
【2022年船营招商】船营分局多举措筑牢特种设备安全防线 护航企业复工复产
船营分局多举措筑牢特种设备安全防线 护航企业复工复产 一、网格监管 精准锁定防疫重点领域 吉林市船营分局针对疫情期间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启动网格化监管机制,将辖区划分为 12 个网格,聚焦隔离点宾馆、保供企业,实时监控电梯、压力容器等设备运行状态。截至 2022 年 6 月,累计监管 11 家隔离点、87 户复工企业,实现 “零事故” 目标。 (一)线上监管创新 开发 “特种设备智慧监管平台”,接入隔离点电梯运行数据,实时监测载重、频次、故障报警等 10 项指标。某隔离点电梯因使用频繁出现钢丝绳磨损预警,监管人员远程指导维保单位 4 小时内完成更换,保障隔离人员安全。 (二)全国标准对标 参照《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船营分局制定 “三查三到位” 标准:查设备登记率(100%)、查作业人员持证率(100%)、查定期检验率(100%),确保防疫期间设备安全底线。 二、主动服务 破解复工复产难题 针对企业可能出现的维保超期、人员短缺等问题,分局采取 “三主动” 措施: 主动告知:发放《安全提示函》,明确复工前 “三清三查”(清隐患、清台账、清责任,查设备、查人员、查预案),覆盖 87 户企业; 主动对接:建立 “一对一” 服务台账,为 125 户企业提供远程技术指导,解决某食品厂压力容器安全阀校验超期问题,避免停产损失 500 万元; 主动协调:协调省特检院开辟 “绿色通道”,加急检验复工企业设备 32 台次,检验周期压缩 50%。 三、风险防控 构建长效机制 疫情平稳后,分局将监管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 分类监管清单:将企业分为 “重点防控类”“一般监管类”,实施差异化检查频次,重点企业每月检查 2 次,一般企业季度检查; 应急处置预案:建立 “三级响应” 机制,针对电梯困人、压力容器泄漏等制定专项预案,2022 年开展应急演练 3 次,处置效率提升 40%; 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纳入信用评价,对连续两年零事故企业给予免检奖励,对违规企业纳入 “黑名单”,限制招投标资格。 四、区域示范 树立安全监管标杆 船营分局的 “网格 + 智慧” 监管模式被纳入《吉林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白皮书》,成为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典型案例。2022 年下半年,吉林市全面推广该模式,预计全市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率提升至 98%,事故率同比下降 20%。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 船营分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老旧电梯改造、氢能特种设备监管等新领域,引入 AI 监控技术,实现从 “事后处置” 到 “事前预防” 的转变,为吉林市产业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2022-05-29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